您好!欢迎访问贝达药业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571-86130357     加入收藏 | 在线反馈English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浙江日报》:余杭:人才为本 创新强区
日期: 2013-01-21

文 朱凤娟 林军辉 张媚

  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加强,以未来科技城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力推进

  十年筑梦,辉煌启程。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贝达药业,以丁列明为董事长的“海归”团队,专注十年,成功研发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被卫生部主要领导誉为“民生领域内堪比‘两弹一星’成果的重大突破”,也取得了我省在国家一类新药领域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更令人称道的是,仅“贝达”一家企业在余杭就有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国内也屈指可数。

  刚刚过去的一年,同样在余杭,从事物联网和汽车电子、信息系统研发制造的“创泰科技”,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的青睐,投资并加盟这个未来科技城里的创新团队;而在位于余杭仁和的南方泵业,通过与浙大合作研发海水淡化新设备,成功申报国家863科技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抢到了价值千亿元的产业“大蛋糕”……

  三家企业,都位于余杭这座创新高地。三个案例,都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余杭样本。 创新,一直都是余杭发展的主旋律。而近年来,“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精彩华章,更使得余杭加快驶入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快车道”。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加强,以未来科技城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力推进。

  千年余杭,古韵新貌。

  “要实现幸福和谐新余杭的总目标,必须以产业余杭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如今,余杭正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引进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国际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把集聚以人才为特征的优质创新资源作为创新发展最紧迫、最关键的任务,“创新强区”已然成为余杭区的“金字招牌”,推动着当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着“余杭制造”向“余杭创造”转变。

余杭思路——创新无止境,服务零距离

  “开放的环境、务实的氛围、高效的服务、公开透明的机制是吸引我们落户的原因。”1月14日在余杭区委主要领导召开的座谈会上,9位高端创业人才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组织召开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并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和各镇(街)到先进地区学习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和平台建设经验。

  在工作中,余杭区坚持培育主体,壮大创新能力不动摇。特别重视加强对科技潜力企业的重点培育和扶持,促进企业向科技型、规模型之路发展,引导广大企业积极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和革新,积极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

  谈到这一点,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感触很深。他说,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在浙江、在余杭遇到了一个科技创业的好时机。

  自落户余杭以来,从项目研发、产业扶持和企业培育上余杭区政府都给予了“贝达”高度重视和支持,累计投入科技资金数千万元。在抗癌新药凯美纳Ⅲ期临床试验遇到资金瓶颈时,又通过创投引导基金支持了1500万元,帮其渡过难关。

  当前,余杭正在全力建设高新产业三大主阵地: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和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区科技部门在项目引进、评审、高新企业和专利申报服务、政策扶持和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为三大高地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和企业,力求在全区形成从“点”到“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余杭正致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据2012年9月公布的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余杭区科技进步综合实力列全省第4位,科技进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一。

  新的一年,秉承“创新无止境,服务零距离”的理念,余杭区将继续着重做好“学习、创新、服务、争优”的“八字文章”,主动、积极、热情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争取在科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产品产出等多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贝达样本——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012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领导人高频率地提及企业技术创新,并且强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协同创新”——这成为了那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

  既兴奋又感慨,是丁列明从会议现场带回来的最直接感受。“总书记和总理在科技创新大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我不仅感动而且深受鼓舞。”丁列明说,10年前,他回国自主研制新药不被看好,甚至被当成笑话。10年后,他带领研制的新药不仅填补了我国小分子靶向治疗肺癌药物的空白,而且打破了跨国巨头英国阿斯利康和瑞士罗氏公司的垄断,在此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只有2个。

  “穿T恤、休闲裤,肩背一个大电脑包,眼前的丁列明不像潜心研究的医学博士,更不像制药企业的董事长,倒像一个奔跑在城市里的追梦人。” 这是媒体人对丁列明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他的确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中国梦”。

  2002年,他回国创业,简陋的实验室,租的。瓶瓶罐罐,凑的。但10年后,他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代表、海归博士、浙江贝达药业公司董事长的身份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言。他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凯美纳”,已成为我国癌症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抗癌药的研究已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完成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全部研究,还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打造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全新的高新制药企业。凯美纳上市后5个月内就实现了7500万元销售额,到2012年底更是达到了3亿元,步入了高科技企业爆发式增长的轨道。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像贝达药业这类高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已经从科技创新中得到巨大的回报。” 在抓药品营销的同时,丁列明团队还在谋划另一件大事——企业的上市。丁列明说:“我们还有30个新药项目在做,希望能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科研经费问题。”

  谈及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坦言,从原有既定的“最大化自身价值”向“最大化用户价值”为目标的新思维转变,并以此来审视企业的未来定位和发展是急需被重视的。

  2012年11月,丁列明从30位国内最具行业颠覆性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创业家》杂志评选的10位“年度创业家”之一。在颁奖现场,他以“做国人用得起的抗癌药”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我们有市场专家认为,实际上这个产品比进口药好,不能定价低了。因为病人和医生会误解,好像你价格低了,就是东西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要让病人有实惠,让专家有好的产品能够用上去。”

  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都经历过幽暗的岁月煎熬,支撑梦想前行往往都需凭借一种信念。“做老百姓用得起的抗癌药”或许就是丁列明和他的团队永远的指明灯。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浙江创建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形成新药研发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浙江生物医药的发展。

  为此,在2011年的余杭区“两会”上,丁列明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余杭建立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的建议》的提案。“我们贝达愿意联合其他医药企业,发挥大家的优势和经验,为政府相关部门出谋划策,积极参与,以期建立一个能真正为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研发基地,吸引更多的生物医药高端人才来余杭创业,推动浙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当前,余杭区正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重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人才攻略——招才引智,海归“汇流”

  世界因“创新”而久久怀念乔布斯,这也正好给致力“创新”的余杭传递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要用创新改变城市,关键就是要拥有一批像乔布斯那样有着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的宝贵人才。

  在加快建设创新强区,余杭谋划了四大路径,重点推进。其中一条就是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落实人才政策,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吸引科研人员到余杭区创办各类创新型科技企业。

  如今的余杭就像一个海归人才的“蓄水池”。他们大都集中在生物制药、光电技术、软件服务、电器设备等行业,有生命起源干细胞研究者——易文赛CEO项春生,有国家“千人计划”——华芯科技CEO李伟,也有业界翘楚——天元药业的李清朗博士……他们,已经成为余杭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让一群平凡的人成就了一件不平凡的事。”现在,丁列明已经成为余杭海归创业的成功典范,他也担任了余杭海归人才创业促进会的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仅贝达药业一个团队内,在余杭就已吸引到了4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海归博士也从最初的3名增加到了7名。对这批热血归国博士,国家给予多方面的关爱和支持,余杭区更是为他们提供资金、土地、政策等优惠条件,还给丁列明核心团队的博士每人一套人才专用房和一笔安家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创新的海外引才思路。他们搭建了“人才+资本+民企”平台,积极引领海归人才创业创新,帮助他们实现“本土化”发展。目前形成了三类引才模式:一是通过民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合作开发项目,这类占70%;二是海外人才与风投资金合作,自己带资金、项目进来;三是引入现成的企业、项目。

  下一个阶段,以未来科技城为重点、“五城一基地”为主要依托,余杭还将继续着力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央企和海外研发机构,集聚研发人才和研发资源,争取在人才总量和质量上有重大突破。力争到2016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4万人。其中,引进国家、省“千人计划”人才100名。


1.jpg

上一条: 《中国医药报》: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下一条: 《浙江日报》:创新驱动,谁来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