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 | 全国两会报道
为缩短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全球第一梯队的差距,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建议,持续鼓励创新药研究开发,在创新药定价上,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5年内)自主定价。
今年是丁列明委员参加全国两会的第十一年。作为贝达药业(300558.SZ)董事长、国内自主创新药研发的带头人,丁列明每年参加全国两会,都会提交多份有关医药、医疗和医保等领域的行业建议,其中多项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正式答复。
今年,丁列明继续深入走访,精细打磨后,提交了有关医药医疗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受访者供图)
丁列明表示,要缩短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全球第一梯队的差距,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生物医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他介绍,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要花费10年时间、10亿美元,即使进入临床研究后,成功率也只有1/10。国际上允许创新药上市后自主定价,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利润,让药企收回投资稍有盈利,是推动新药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创新药自主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才能让国家在医保谈判中占据主动,把定价权和医疗卫生战略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丁列明回忆,在2016年国家药品价格首次谈判中,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率先主动大幅降价,才迫使跨国药企同类竞品跟进,让适用患者都用上了靶向药。
丁列明建议,在创新药定价上,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5年内)自主定价。在医保谈判与支付上,突出临床价值导向,制定合理报销价格,提高报销标准。对已纳入国家医保的创新药,适当延长谈判周期,把新增适应症自动纳入报销范围,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患者受益。在使用上,对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的国产创新药,优先采购应用,畅通进院通道,不列入“药占比”考核,促进创新药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