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贝达药业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571-86130357     加入收藏 | 在线反馈English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21经济网》: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生物医药需稳预期强信心,允许创新药自主定价
日期: 2024-03-05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在研管线占全球35%,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新药研发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面临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亟待稳预期、强信心,推动自主创新。”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300558.SZ)董事长丁列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丁列明持续关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交《关于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的提案》《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关于支持浙江改革创新加快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提案》三份提案。

作为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的亲历者,丁列明观察到,医药研发创新具有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投资大幅下降是当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企业形容现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寒冬’,普遍信心不足”,他建议,“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多措并举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通过稳预期强信心,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


640.png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受访者供图


持续关注创新药命题

面对当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投资大幅下降等突出问题,丁列明建议,“要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建议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和有效引导,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

具体而言,他建议,对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放宽港股通纳入标准,不再以入选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为前提,并将市值标准降至10亿港元。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募集的资金投入新药研发、早期临床、优质药品权益的战略合作或相关股权收购,合理放宽审核要求,使其利用二级市场真正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龙头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发股购买资产等方式进行有效并购,适度提升国内生物医药市场集中度。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产业专项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共同支持生物医药研发。

除了关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针对创新药定价、医保谈判、进院使用等环节,丁列明也建议多措并举,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

“在创新药定价上,建立以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和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对创新药价格进行干预限制,允许企业自主定价,保障合理价格与创新回报。”丁列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创新药医保谈判与支付上,丁列明建议,“改谈价格为谈支付标准,改获批上市后方可谈判为申请上市时即可谈判,引导企业合理定价,也有利于企业开辟海外市场;已经纳入医保的创新药,简化期满续约和新增适应症续约规则,药品价格已趋合理的不再作降价要求。”

而针对国产创新药销售“最后一公里”的进院使用等环节,丁列明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产创新药目前在进院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制约,即便是得到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产品,也曾遇到进院难问题,还遭遇过因药占比考核被阶段性断药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创新药使用在全部药品中的比例只有11%左右,而美国接近70%。

基于国产创新药进院使用的现状,他建议,“切实发挥政府行政指令作用,要求医院在创新药上市后必须及时采购应用,真正取消用药数量、一品两规、药占比考核等限制,促进创新价值实现。”


多维度支持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

作为国际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细胞和基因治疗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国外已有多款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国内已有5款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产品上市,上百个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丁列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蓬勃发展,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产业发展仍有更多提升空间。

在此过程中,丁列明建议通过一系列举措,多维度支持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产品设计和制备工艺复杂,并常随研究理论和技术发展迭代更新,不同于传统化药和生物制品,其作用机制、体内行为、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个性化和特殊性非常突出”,基于此,丁列明建议,国家药监部门紧跟前沿研究,成立专门部门,配备相应专业人才,加强与研发企业交流并给予指导,加快审评审批。

“FDA在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新建了治疗性产品办公室(Office of Therapeutic Products,OTP),指导开发创新性和差异化越来越高的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建议借鉴他们的做法,鼓励各方共同参与关键技术讨论和标准制定,形成行业共识,快速更新CGT(Cell and Gene Therapy,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指南,以开放的态度宽进严出(IND相对易,BLA要求高)”,丁列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他建议从支持产业发展层面加强布局规划和政策供给;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大力支持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全国两会,围绕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您将提出哪些提案?

丁列明:今年全国两会,在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听取行业和百姓心声的基础上,计划提出3份提案:《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关于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的提案》和《关于支持浙江改革创新加快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提案》。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国产创新药实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上,创新药入院通道、医生开方等诸多环节,您认为还有哪些亟待提升的空间?

丁列明:国产创新药目前在进院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瓶颈制约,即便是得到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产品,也曾遇到进院难问题,还遭遇过因药占比考核被阶段性断药的情况。据统计,目前我国创新药使用在全部药品中的比例只有11%左右,而美国接近70%。建议在国产创新药进院使用上,切实发挥政府行政指令作用,要求医院在创新药上市后必须及时采购应用,真正取消用药数量、一品两规、药占比考核等限制,让这些更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国产创新药,早日惠及更多患者,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片(凯美纳®)、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贝福替尼胶囊(赛美纳®)以及伏罗尼布片(伏美纳®)等4款产品均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对公司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丁列明:贝达药业四款产品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盐酸埃克替尼、盐酸恩沙替尼成功续约,甲磺酸贝福替尼、伏罗尼布首次进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国产创新药的支持,对贝达药业创新能力的肯定。

产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可及性,在临床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保障和增进民生健康福祉。另一方面,产品的创新价值得到实现,有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信心和动力,有利于药企回笼资金再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研发出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上一条: 《杭州新闻联播》:(聚焦全国两会)两会云连线: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 《国际金融报网》: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 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